襄阳之战是元朝统治者消灭南宋政权的一次重要战役,是中国历史上宋元封建王朝更迭的关键一战。这次战役从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蒙将阿术进攻襄阳的安阳滩之战开始,中经宋吕文焕反包围战,张贵张顺援襄之战,龙尾洲之战和樊城之战,终因孤城无援,咸淳九年(1273年)吕文焕力竭降元,历时近6年,以南宋襄阳失陷而告结束。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关羽率领刘备留守荆州的军队,进攻魏国驻守樊城的曹仁,襄樊之战打响。战役开始进展顺利,借助秋天的大雨,汉水泛滥,于禁所率领的七军都被大水淹没,关羽擒获了于禁,还斩杀了魏国名将庞德。梁、郏、陆浑等地一些反抗曹操的地方势力在远处接受了关羽的印信和号令,自愿成为关羽的分支部队。但是,由于樊城守将曹仁的以死坚守,曹操的援军又源源不断地赶来,关羽终究不能攻克樊城,只好从樊城撤退。又因为东吴军背后袭击夺取了江陵,城中将士的妻、子都做了俘虏,关羽的部众散尽,关羽在临沮兵败被杀。
襄樊战役发起之前,刘备的汉中战役刚刚在三月结束,大军还在凭险据守曹操,不可能腾出兵力支援荆州;蜀地东部有一部分兵力,即孟达、李平(李严)的军队,但他们是被刘备派遣进攻上庸的,战役发起前,这支军队也不可能考虑到樊城战役当中;前一年十月,宛城的侯音反叛曹魏,曾经与关羽有过联合,但在这年正月已经被曹仁平定。总而言之,关羽发动这次战役,没有任何可以依靠的支援力量。相反,不管东吴会不会从背后进攻(当然关羽的判断是不会),他都必须留出一部分兵力防守,哪怕是维持治安也必须这样做。 那么,在这样一种条件下,关羽为什么要发起襄樊之战呢? 战役的依据来源于诸葛亮的“隆中对”战略规划 刘备虽然是一代枭雄,但早年却是四处飘荡,并没有自己的一块根据地。虽然两次拥有徐州,由于并不是他自己的起家根本,所以很快就丢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