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马踏飞燕踏的并非燕子而是游隼?

  马踏飞燕又名“马超龙雀”、“铜奔马”,为东汉青铜器,1969年出土于甘肃省武威雷台墓。这座墓穴的主人是东汉时期镇守“塞上江南”张掖的一位张姓长官和他的太太。这座墓穴出土了大量珍贵的文物,包括金、银、铜、铁、玉、骨、石、陶器等陪葬品两百余件,铸造极为精致的铜车马、武士仪仗俑多达99件。

  而在陪葬车马仪仗队的最前列,就是这匹铜奔马,它正做出极速飞驰的状态,前肢两蹄和后肢左蹄皆呈腾空状,后肢右蹄踩在一只飞鸟之上。飞鸟则吃惊地回过头来观望。这个造型,既表达了奔马的“风驰电掣”,又巧妙地利用飞鸟的躯体扩大了铜像的着地面积,保证了奔马的稳定性,可谓匠心独具。而且,这匹铜马的造型极其写实,它集西域马和蒙古马种的优点于一身,按古代《相马经》中所述的良马的标准尺度来衡量铜奔马,也是当之无愧的杰出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