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最后一次救国机会在哪?崇祯皇帝议和之谜!

明朝是我国倒数第二个封建王朝,也是中国最后一个汉人统治的封建王朝。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明朝末期是否有机会力挽狂澜,扭转局势的机会呢?

天聪十年(1636年)四月,后金在沈阳举行了隆重的庆祝大典,皇太极受“宽温仁圣汗”,改国号为大清,改年号为崇德。

网络配图

这年二月,皇太极致书明朝说:“兴此大兵,本非我所愿.....虽然我见黎庶涂炭常以和睦为心,唯期共享太平。故至书遣使,不啻数次。”稍微熟悉历史都知道,当时的大清在关外几乎已经无人能敌,在天聪朝后期,一部分汉人官员就开始极力劝说皇太极抓住机会,及时进取,成就统一天下的大业。但是,皇太极对这些建议始终没有回应,有时候甚至还会对这些进谏的官员当面训斥。即便建立了大清国,皇太极还没有放弃与明朝议和的打算。

有的同学可能会比较奇怪,为什么皇太极已经建立了绝对的军事优势,却不打算夺取天下?其实有学者认为,这是皇太极的民族意识和心理因素的双重影响。皇太极虽然可以称雄于关外,但是一旦入关,如何管理汉族人民和官员,如何在汉族文化的汪洋大海中保存满族文化,都是他要面临的难题,在这种心态的驱使下,皇太极终其一生,也没有入主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