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儿乎家喻户晓,那么,历史上刘备果真“三顾茅庐”才得以与诸葛亮相见吗?学术界对此说法各异。
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对刘备与诸葛亮第一次见面的记载是:刘备屯兵新野时,徐庶见刘备,深得器重。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愿与他相见吗?”刘备说:“您和他一起来吧。”徐庶说:“可以登门去见此人,不能叫他屈驾来此。”于是,刘备亲自到诸葛亮那里去请教。一共去了三次,诸葛亮同意出山。但在这本书中没有记录关公、张飞同往,也没有写他们相见于茅庐之中。
网络配图
裴松之根据《襄阳记》中的记载说:刘备向司马德操请教时事,司马德操说:“我乃懦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卧龙凤雏。”刘备问是谁,司马德操说:“诸葛孔明、庞士元也。”这说明是司马德操首先向刘备举荐诸葛亮的,而不是徐庶。
罗贯中撰写《三国演义》时,可能是因为无法确定到底是谁先向刘备推荐诸葛亮的,于是把这两则史料都吸收了。书中写司马德操推荐在前,但只说:“卧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但没有指出卧龙、凤雏是谁。徐庶推荐在后,明确地说出了诸葛亮的名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