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思》无疑是李白流传最广的诗,可以说是妇孺皆知,从另一个角度,也证明了李白的影响力。多年以来,这首诗一直被人们当做思念故乡的佳作,人们被李白的思乡之情所感动,可是也许很少人知道,李白思念家乡的背后却是少年犯事,有家不能归的苦楚,并非我们一直理解的简单的身在他乡的游子之愁。
张大春带着疑问去历史中寻找真相,他发现,多才的李白,少年时期竟然是少年犯。
“李白血气方刚的时候可能杀过人,他后来也说自己曾手刃数人,估计有吹牛的成分,但因伤人差点入狱是真的”,张大春说后来李白的父亲安排他到绵州一个叫大明寺的地方落脚,并给了这寺庙大量香油钱,让他在这里藏匿了一两年,那段时间,他开始大量读书。
张大春认为李白是在非常仓促的情况下离开故乡,而且因为触犯刑法从此没有再回去,所以李白的后半生都漂泊在外,就算思念家乡也不能回归,所以才能写出那些情真意切的思念故乡的诗。而李白也是在这次离家之后,才开始了自己的新人生,他在这之后没多久,就跟着一个叫东延子的道术之士学习,这个道术之士的著作今天还能找到,网上也有,他的名字叫赵蕤。张大春表示,李白跟着他又读了几年书。李白后来人格的成长、历史的见解、文化的滋润,都受到赵蕤很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