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淫隋炀帝为何不爱给自己修陵墓爱修大运河

  中国历史上的大多数皇帝在登基后的最主要的一件事就是修建自己的陵墓,但杨广却是个极大的例外。他对自己陵墓一事只字不提,因为在他看来,人生才刚刚开始,至于结束,还离得很远呢。他登基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每月役使二百万人营建洛阳,同时又征集各地的奇材异石,运往洛阳。许多农民迫于性命的压力,不得不劳作。所以,在当时的隋朝,四处可见络绎不绝的搬运工人推着破车行走在路上。许多身体羸弱的人就活活累死在路上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没有人知道杨广为什么会对洛阳如此偏爱。在建造基本完成时,他又下令在洛阳西郊建筑一座西苑,这座苑子占地二百多亩,苑内有海,海中修造三个仙岛,高一百多尺,岛上建筑亭台楼阁,壮观非常。在海北面,有龙鳞渠,渠水曲折流入海中,沿渠修建了十六个别院,建筑非常华丽,每院由一个妃子主管。整个西苑被点缀得四季如春。就在这一年,杨广下令征调一百多万民工,开始修建东北起自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东南到苏杭,全长四千多里的大运河。这条河就是有名的隋唐大运河。他下令在河的两旁开辟大道,道旁种上榆树和柳树,岸边每隔两个驿站设置一座供他休息的行宫。自洛阳到江都(今江苏省扬州市),共设置了四十多座行宫。

  据统计,杨广开凿大运河,共用了约一亿五千万人工,按照当时的人口数量来算,平均每户百姓要出近二十个人工。为了让这条运河能名垂千古杨广对工程质量要求相当严格。曾经有一段河道挖得浅了些,杨广就下令将挖掘这一段的官吏和民工五万多人全部捆住手脚,活埋在岸边。那么,这条运河是用来做什么的呢?杨广不愧是那个时代“最聪明”与“最有魄力”的帝王,他建造这条运河,名义上是为了连接南北,以达到统治作用,其实是为了游玩。从大业元年(605年)八月起,他曾三次坐船通过大运河到江都巡游,他乘着长二百尺,高四十五尺,上下四层的大龙舟。随行的嫔妃、王公大臣、僧尼道士分别乘几千艘华丽的大船,首尾相望,绵延二百多里。仅在岸上拉船的纤夫就有十万多人,两岸还有骑兵护送,旌旗蔽日,场面壮观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