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晚年更是离不开大公主的照顾,前朝的一些事,朝臣拿不定主意的也会找大公主商量,慈禧处理一些问题之前,也总是喜欢问大公主意见,可见大公主在当时的地位。史书评价大公主在慈禧晚年所作出的贡献,其一就是这是一个很有政治远见的公主,她处理事务以大局为重,对于别人不敢直言的事,敢于向慈禧直谏,不喜欢拍慈禧马屁,更不喜欢倚重慈禧对她的宠爱自己升官发财,欺压百姓。也没有因为光绪帝对她是后党一员的芥蒂而记恨,而是处处调节慈禧与光绪帝的矛盾,并在光绪帝被囚禁时给予帮助。
慈禧和光绪帝双双去世之后,因为皇后叶赫那拉静芬的懦弱无力执掌局面,加上小皇帝小,灵柩前无人守灵,更无人管事。大公主知道以后跑去训斥执事太监,并跑到载沣的府上对他进行指责。载沣惧怕大公主,受到指责后,连夜研究安排大丧。大公主在载沣召集朝臣之后,指挥他们各职其责安排大丧一事。在大公主的安排下,慈禧与光绪帝的大丧办的井井有条,没有出现差错,由此可见大公主的处事能力很强。当然她在宫里的威望也很高,特别是清朝灭亡以后,那些满清遗老仍然对大公主行跪拜之礼,可见大公主在晚清朝臣的心目中威望极高。
如果大公主不进宫,不做慈禧的养女,一直生活在奕訢的府里,也许就不会过早的成熟,就不会练就一双察言观色的眼睛,处处小心,步步谨慎,尤其是在慈禧身边的这些年。慈禧是一个多疑的人,如果大公主言语不当,不仅害了自己,会连累满门。大公主进宫的时候,还是一个孩子,过早的离开父母,生活在宫廷尔虞我诈的阴谋和权利的争斗中,心智早已被环境磨练的成熟。心智过早的成熟,特别是与年龄不相称的成熟,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来说不是一件好事,剥夺了孩子快乐的童年。
但大公主就是为政治而生的,她的结局还算圆满。她就是让慈禧惧怕的大公主,同时也是奕訢的长女,一生处于权力争斗漩涡中的荣寿固伦公主,也是载入《清史稿》中的最后一个公主,大清最后的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