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晏的思想
何晏是三国时期魏国的大臣,是曹操的继子。从文化历史上看待何晏,他是一位志崇儒雅的专家学者,一位学养深厚的朔雪鸿儒,更是一位玄学大师。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何晏作《道德沦》及诸文赋著述凡数十篇。”东汉末年,实为乱世,诸子学说兴起,何晏的思想研究也独具特色,明显地体现着玄学的底蕴。
何晏是魏武帝曹操的继子,自幼跟随母亲来到魏国。在魏宫,何晏接受着良好的教育,还受到曹氏宽容的文化氛围对自己潜移默化的影响。
何晏对名理学做出了巨大贡献,推动了从汉代经学向魏晋玄学发展的进程。他的名理学思想在其著作《官族传》、《白起论》、《冀州论》等中都有体现。名理学与人才相关。在《韩白论》中,何晏认为用兵之道,出奇制胜的“奇”更重要的是站在全局的角度,是谋略上的“奇”,并非只是停留在“术”层面。在《冀州论》中,何晏的思想观点在于要以儒家的道德作为品鉴冀州人才的标准。
何晏的名理学思想有深深地影响着他的玄学思想发展轨迹,我们从至今依旧存世的《道论》、《无名论》中一探他的思想世界。何晏使用了“贵无”的思维方式,把握了玄学的主导精神,探讨“天人之际”的“道”,是积极入世的思想。玄学虽然玄虚,何晏的思想却体现出了务实的精神。
何晏的思想中阐明了“无为之治”中的天道原则与人道原则是相互联系的,开拓了新的玄学本理论的思想理论境域。